公司动态

[国产乱子伦一级A片免费观看]百老汇风格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的八大风格)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的问题,国产乱子伦一级A片免费观看,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新加坡环球影城的主题区

文章目录列表:

新加坡环球影城的主题区

(Hollywood)
步入好莱坞,跃入眼帘的是百老汇风格的好莱坞剧院(以著名好莱坞Pantages剧院为设计蓝图)以及鳞次栉比的餐饮与购物场所。电影《美国风情画》里的经典汉堡屋梅尔斯快餐将重现于此,让游客体验上世纪美国餐厅的点滴复古情怀!熠熠生辉的“星光大道”两旁是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建筑,排列的棕榈树更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闻名遐迩的好莱坞,期待能与巨星邂逅。 游乐项目 简介 好莱坞剧院 ™
专为新加坡设计 拥有1500个座位设备齐全的室内剧院是百老汇音乐剧大制作的完美舞台。坐在舒适的剧院内,您可欣赏环球影城那些千奇百怪的角色如何生动得玩味经典摇滚和时尚金曲! 餐饮场所 简介 星光咖啡馆™ (清真) 在星光咖啡馆与众多“明星们”一块儿品尝新鲜制作的三明治、酥皮派和传统甜品。说不定,您就在此与玛丽莲·梦露邂逅。 梅尔斯经典快餐 (清真) 复古养眼的餐厅装潢,点唱机里熟悉的金曲,再配上地道的汉堡和薯条、鸡肉三明治、鸡翅膀和冰霜奶昔,让您仿佛回到了50年代的美国餐车。 好莱坞佳乐中餐馆 餐厅设计灵感来自影片《尖峰时刻》,供应正宗粤菜和中西合璧的新式中餐。点一份随意的午餐、或是享受一顿中式晚宴、又或者来一场黄昏‘欢乐时光’。烧腊拼盘和炒牛肉绝对值得一尝! 零售店 简介 环球影城礼品店 千万别错过环球影城的旗舰店。七大主题区的服饰、玩偶、玩具等琳琅满目纪念品这儿都应有尽有。 暗房™ 在暗房内,游客可购买他们所需的摄影用品如照相机、摄影镜头、胶卷等产品。 梦工厂礼品站™ 齐全的梦工厂动画主角的商品,或是极富创意的纪念品,都能在这儿找齐。 银幕收藏馆™ “星光熠熠”的银幕收藏馆内,藏有众好莱坞明星的照片和海报、人物雕像和娱乐图书等。 星光糖果屋™ 一步入星光糖果屋,五彩缤纷的糖果映入眼帘,让您顿时感觉被甜蜜环绕。这里绝对是那些喜爱糖果的天堂。 帽派对™ 只要是古怪的、逗趣的或出乎意料的帽子和头饰都能在帽派对找到! (New York)
纽约最经典的城市标签——起伏的天际线、炫丽的霓虹灯、著名的建筑物,交织出大都会的活色生香,亦是现成的电影制片厂。由电影大师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主持的“电影特效片场”,向游客揭露惊心动魄电影场景的幕后制作;在此,游客可在KT经典西餐厅享用纽约传统烧烤美食,或在路易纽约披萨厅品尝地道的纽约披萨。 游乐项目 简介 电影特效片场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主持 专为新加坡设计 见证制片人如何利用难以想象的特别效果,把一个空置的摄影棚化为遭受飓风吹袭的纽约城。当您站立在船舶码头时,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刮起了5级飓风,并将眼前的一切瞬间摧毁! 餐饮场所 简介 KT经典西餐厅 时光倒流回40年代的纽约,在以木材为主设计的餐厅里,吃着原汁原味的纽约烧烤、三明治、新鲜沙拉还有浓汤。餐厅内还提供鲜蚝吧以及中西合璧的特制菜肴。 路易纽约披萨厅™ 多种传统意大利披萨任您挑选,还有众人最爱的夏威夷披萨、印度香烤鸡排披萨、素披萨等。 (Sci-Fi City)
未来世界,即在眼前!这个由奇思妙想打造而成的未来大都会,充满了各式令人难以置信的尖端科技,同时也夹杂着古老生物与古文化遗迹。这里除了有世界各地的游客,也引来无数未知世界的生命,是未来世界的缩影。整座科幻城市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地下发电厂,发电厂持续不断地汲取风力、阳光、水力等自然能量,以供应源源动力。游客一旦登上世界最高的双轨过山车“太空堡垒”更是能参与人类与机械人之战,翻转于环境与未来科技完美结合的精细机制。 游乐项目 简介 太空堡垒:人类战队 太空堡垒:机械战队 作为世界上最高的双轨过山车,“太空堡垒卡拉狄加™”过山车源自著名的电视剧集,它将彻底征服过山车迷。乘上它,零重力旋转,蛇型旋转,螺旋旋转,垂直回转等,足以让您目眩神迷,同时感受与对面来车几近碰撞的刺激。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双轨过山车全程1公里长,却在短短90秒内完成。 旋转飞盘 ™专为新加坡设计 想测试自己是否拥有跨星际所需的忍耐力?想考验自己是否能在疯狂旋转中仍然保持清醒?这便是最佳的测试场所。 变形金刚3D 对决™专为新加坡设计 勇闯变形金刚的3D科幻国度,终极战斗一触即发!人类的命运岌岌可危,NEST部队总部遭邪恶的霸天虎入侵,为了保护火种源免被狂派夺取,您将挺身而出,避开“霸天虎”的追踪,穿梭于地下隧道及街区,甚至跨越天台。联手汽车人与恶势力展开激斗,捍卫地球。 餐饮场所 简介 Starbot 咖啡馆™ 别紧张,放松心情!在未来主义色彩浓郁的“人类补给中心”尽情享用宇宙中的诱人美食!更有经典的Dipping Dots冰淇淋,首次亮相新加坡。 零售店 简介 变形金刚装备库 变形金刚迷们注意啦,这里汇集了最新的变形金刚主题玩具和收藏品。你更可以在这里选取装备,帮助汽车人战队对抗霸天虎,保护地球免遭破坏! 太空堡垒礼品店 这间设计前卫的礼品店不仅出售“未来”,也售卖与太空堡垒相关的收藏品。 (Ancient Egypt)
无视时间流逝而高挺屹立的古老神殿,把游客带回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埃及,重现古埃及黄金时代的探险辉煌。那是法老陵墓被发掘、恐怖魔咒遭释放的年代。游客追随着英勇善战、胆大心细的考古学家的步迹,在浩瀚沙漠中凭借冷静与智慧破解神殿之谜。无论是在地中海风味馆解渴充饥,到卡特宝库寻找古埃及文物仿制品,或是亲身经历木乃伊复仇记室内过山车的惊险刺激,都是一段难忘的勇者之旅。 游乐项目 简介 木乃伊复仇记™ 急转弯、快翻转,这个室内过山车将带领您感受高速冲击带来的刺激。在黑暗的笼罩下,您唯有跟随过山车一起下沉以便迅速躲过擦身而过的火球、爬行虫以及木乃伊大军。您的任务就是在木乃伊大军偷取您的灵魂前,找到“生之书”并摧毁英霍蒂普。 寻宝奇兵 ™
专为新加坡设计 怀着远征漫天沙尘的古埃及区的梦想,一群后生可畏的猎宝者驾着怀旧老式汽车,在一片荒芜废弃的遗址来回寻觅。 餐饮场所 简介 地中海风味馆™ (清真) 以木乃伊复仇记的电影为场景,这家古埃及主题的餐厅供应地中海、印度以及马来美食为主的自助餐。餐厅的墙上刻画着古老字符和古埃及壁画,餐厅里布满了悬梁而下的浪漫铜吊灯,整个就餐环境充满了异国情调。 零售店 简介 卡特宝库™ 有远大抱负的考古学家专用,收集历史文物复制品或古埃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化石。在这里,当您浏览各种精美的文物时,您会发现许多古埃及的秘密。 (The Lost World)
失落的世界分别有“侏罗纪公园”和“未来水世界”两大深受环球影城迷热爱的主题亮点。以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经典同名电影系列为设计蓝本的“侏罗纪公园”,本身便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主题公园。重新设计后的侏罗纪河流探险,惊险纷呈,游客将逆转时空,身临其境地闯入远古时代的恐龙世界,穿梭在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与恐龙为伍。 根据“未来水世界”电影而搬演的爆炸性演出,让游客观赏到唯有环球影城才敢于呈献的高超特技。熊熊火焰和冲天水柱在相互烘托下的爆炸演出,必定让游客拍案叫绝。 游乐项目 简介 侏罗纪河流探险 ™专为新加坡设计 这个惊险游乐项目是以其圆型船筏为亮点,让追寻惊险刺激的您搭乘绕环的船筏,进入侏罗纪原始丛林,去面对自由出没的恐龙。唯有在新加坡环球影城,您才可以坐上可以360度旋转的皮筏。 恐龙骑士 ™专为新加坡设计 孩子们将搭上史前巨蜻蜓,时而在高空中穿梭,时而直插地面,在一片欢笑声中追逐梦想。 琥珀攀岩墙专为新加坡设计 位于失落的世界™的巨型石墙,让喜欢挑战高度的您翻越巨墙,去探寻宝石和昆虫化石。一件稀世珍宝正等待着身手敏捷的攀岩者。 天幕飞行 ™专为新加坡设计 把您安置在无齿翼龙的“巨翼”底下,以史前飞鸟的视觉俯瞰整个失落的世界,再飞越侏罗纪公园的茂密丛林,从树丛顶端轻松掠过。无论是大人或孩子们高空飞行的梦想,都将在这里实现。 未来水世界™ 根据《未来水世界》的经典卖座电影而演绎的无与伦比的水上表演盛宴,熊熊火焰和冲天水柱让您见识到最爆炸和惊险的特技演出。失落的世界可容纳3500位观众,是新加坡环球影城最大规模的演出。在20分钟的演出里,您将会欣赏到30多个惊险的特技表演。 餐饮场所 简介 探索新之味™ 探索新之味是最多本地美食“聚集”的地方。在恐龙的陪伴下吃叻沙或海南鸡饭应该别有一番风味。它是新加坡环球影城里最大的餐厅,团体客人们可以安心在这里就餐。不过千万要提防凶猛的恐龙哦! 化石燃料小吃站™ 这是您的充电站。喝喝清爽冷饮, 吃吃可口小食,填饱肚子后再继续“飞跃电影”。 零售店 简介 侏罗纪之家™ 选择适合全家大小的官方侏罗纪公园服装或鞋帽装点自己后,再继续“飞跃电影”。 恐龙礼品屋™ 召唤所有史前热爱者,这犹如恐龙般“庞然巨店”提供各种新颖的侏罗纪公园的纪念品等待您来发掘。 (Far Far Away)
遥远王国是根据梦工厂动画出品的《怪物史瑞克》系列而打造出的梦幻主题区。进入全球首个高达40米的“遥远王国城堡”,游客可以享受史瑞克4-D影院带来的惊喜。游客也可以参与多话驴耍宝秀,或是去魔法婆婆神奇屋一探梦幻魔剂,甚至有机会与史瑞克和费欧娜公主在沼泽屋和罗密欧大街上相遇。 游乐项目 简介 多话驴耍宝秀 专为新加坡设计 多话驴虽然是史瑞克动画片里的配角,但在这场全新、独创的互动式现场表演中,它将让您兴奋地动起来,大家一同唱歌,进行一场亲密对话。 魔法转轮 ™专为新加坡设计 一个专为孩子们设立的微型摩天轮,让小朋友随着摩天轮的转动,看到魔法婆婆配置的魔法剂,如何环绕室内的运送带不停转动。 史瑞克4-D影院 想不想协助怪物史瑞克和多话驴去营救菲奥娜公主,上演一场冒险记。通过怪趣的特制镜片,您除了有视觉和听觉的震撼,还将在座位里真实地感受到电影的点点滴滴。史瑞克4-D影院就设在全球唯一的遥远王国城堡里,城堡高39.5米。 小龙飞行学校™专为新加坡设计 小龙飞行学校是适合全家同乐的小规模过山车,“爬”上多话驴挚爱的飞龙身躯,尽情飞越遥远王国,穿梭在史瑞克的梦幻世界。 《鞋猫剑客历险记》 主题悬吊飞车全球首个《鞋猫剑客历险记》主题悬吊飞车坐落于罗密欧大道上的巨大城堡内;
为了拯救圣里卡多孤儿院,与鞋猫剑客与女友Q手吉蒂一起从城堡的厨房出发,开启寻找金蛋的历险。 餐饮场所 简介 歌蒂炸鸡快餐店™ (清真) 白马王子罗密欧竟然是这里的店长,他所准备的脆皮炸鸡、炸鱼薯条、薯泥及凉拌卷心菜都挺不赖! 卷卷乐™ (清真) 肚子饿了又不想停下脚步可到这儿把泰式花生鸡卷、印度烤鸡卷、火鸡卷或素菜卷带走,省时又方便。 魔法婆婆果汁吧 采用不同的新鲜水果调配而成的“魔法剂”和“灵药”让您喝了之后精神饱满,能活力充沛地继续冒险之旅。 零售店 简介 魔法婆婆神奇屋™ 最完整的史瑞克商品都在此出售,您可以找到友善的绿怪人,也可以找到令人怜爱的姜饼人! (Madagascar)
游客将跟随梦工厂动画的卖座巨片马达加斯加的四个主角——狮王亚历克斯、斑马马蒂、河马格洛丽娅和长颈鹿麦尔曼,一起出逃纽约中央公园并飘流到马达加斯加的神秘世界。在全球首创的马达加斯加:木箱漂流记探险之旅中,通过幻影、声效及特效等前沿科技手段呈现的动物主角们将引领游客深入深邃茂密的原始森林,体验前所未有的旅程。游客可向狐猴首领朱利安国王伸出援手,在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口击退狐猴的天敌——窝灵猫。取得胜利后,阖家大小将受邀参加朱利安国王旋转舞会,登上旋转木马共享天伦。游客还可在河马小吃站品尝可口小吃或到斑马马蒂的咖啡座喝杯招牌冷饮。 游乐项目 简介 马达加斯加:木箱漂流记 专为新加坡设计 您将跟随梦工厂动画的卖座巨片马达加斯加的四个主角——狮王亚历克斯、斑马马蒂、河马格洛丽娅和长颈鹿麦尔曼一起乘坐一艘木筏飘流到马达加斯加的神秘世界。在最先进的数码动画、幻影、声效及特效等前沿科技的带动下,您身临其境地体验前所未有的探险旅程。全程长达9分钟,是新加坡环球影城里时间最长的游乐项目。而室内漂流的景观造型也是经特别打造的。 朱利安国王旋转舞会™
专为新加坡设计 您可加入朱利安国王举办的舞会,与疯狂的狐猴和不讨喜的窝灵猫一起狂欢,和马达加斯加的明星们共同起舞。 餐饮场所 简介 野外之家亚洲风味馆™ (清真) 斑马马蹄是野外之家亚洲风味馆的“主厨”,拿手好菜包括马来炒饭、泰式炒河粉/泰式炒面、海南鸡饭、烧烤鸡肉等佳肴。 河马小吃站™ 到河马格洛丽娅最常出没的酒吧尝尝它最爱的日式串串烧、饭团或来杯提神饮料。 零售店 简介 企鹅贸易行™ 这里的毛绒帽、钥匙链、T恤衫和其他各种纪念品都是依据马达加斯加动画人物角色而设计的。

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分别是什么风格的建筑用处是什么怎样才能进去参观

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是上海的标志建筑群,不少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时间:全天,门票价格:免费。

万国建筑群优秀建筑有:亚细亚大楼、有利大楼、日清大楼、中国通商银行大楼、电报大楼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鳞次栉比地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南楼北楼、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

相关历史;

1、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这一片建筑位于南京路的东端接外滩,大多具有100到120年的历史,都是上海的优秀典型建筑,多为20世纪初的折衷主义风格和巴洛克风格。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2、184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开始对外开放。外滩旧景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到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租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

3、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侧划得986亩土地为法租界。但临江而立的巍峨参差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到上世纪初,特别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来的。

来源:-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

来源:-万国建筑群

10月23日设计史考什么

现代设计史涉及的一些核心概念
设计

现代设计

设计师

学习设计史对于设计师的意义
“历史不是让人哭的,也不是让人笑的,历史是让人认识的。”——女历史学家陈衡哲

通过认识设计史,设计师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在众多的风格中自由地挑选,才可以把过去的风格和现代的风格混合搭配起来追求未来的风格,或是把现代的元素注入过去的风格中。设计师不能仅限于一种流派或风格,而必须具备超越任何一种流派或风格局限的能力,并适应现代新的表达方式和全球化的倾向。

西方现代设计史包含的主要内容
从广义上看,手工艺史是设计史的前身,所谓西方现代设计史,是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到了工业社会,设计才逐渐成为一个设想的而非实现了的形式过程。

工业革命以后,设计逐渐上升到与艺术同等的地位,设计史所涉及的不仅是物的造型和装饰,更多的是对设计者在工业文化范畴中的角色进行文化历史批评,注重阐释设计的观念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唯美主义运动的起源与主要宗旨
唯美主义运动是于19世纪后半叶出现在英国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这场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是反维多利亚风格的一部分,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它产生的背景大致与工艺美术运动一样,并同样致力于提升实用艺术作品的地位。
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该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

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该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

代表人物

克里斯托弗·德雷塞
爱德华·威廉·戈德温(E·W·Godwin,1833-1886)
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 Whistler,1834-1903)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

戈德温创造了一种英国人的日本风格,这种简约的形式展示了唯美主义对于纯粹的美的欣赏,而不是着眼于生产效率或节省成本。
唯美主义运动受日本设计影响,强调高品质的手工艺技术及运用抽象的、几何的形状的风格特征,可以从德雷塞设计的大量金属制品,包括茶具、烤面包架与其他餐具器皿和厨房用具中看出。

第三节 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与主要特征

1895年12月,被公认为日本艺术的鉴赏家、商人和作家萨穆尔·宾(Samuel Bing,1838-1905)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别具特色的画廊,标志了新艺术运动在法国的兴起。

“新艺术”(Art Nouveau)逐渐成为描绘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是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装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现象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是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它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
工艺美术运动是新艺术的影响之源

莫里斯
莫里斯对于中世纪、哥特风格和自然主义的热衷,对于大工业化的反感以及对于手工艺的提倡,都成为新艺术的基本特征。

阿瑟·麦克穆多(1851-1942)
麦克穆多的设计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特点

与工艺美术运动热衷于复兴中世纪艺术不同的是,新艺术运动反对向任何一个时代模仿或借鉴,当时与商业的矫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自然的清新,自然的神奇、柔美、清新和生动的情趣正好可以用来抗击工业生产的粗陋、低俗,

于是源自自然的造型成为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常用的主题,而自然中蜿蜒的纤柔曲线则成为新艺术的一个主要标志。

也正是因为该原因,它常常被称为第一真正现代的、国际的风格。

欧洲各国新艺术运动及代表人物

“新艺术”是一个法文词,新艺术运动首先在法国兴起,但在欧洲各地都有不同的表现,会联系本地的艺术倾向而在具体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故被冠以其它名称。

德国称这场运动为青年风格;
奥地利的维也纳称为分离派;
在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称之为“工艺美术”运动;
西班牙人高蒂则以他天才的想像力成为新艺术运动最极端、也最为突出的代表。

下面我们对新艺术运动的介绍也是分国家进行的。

法国“新艺术”
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巴黎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现代艺术及现代设计最重要的中心,几乎所有重要的现代艺术运动和现代设计运动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世界性的大都会,巴黎聚集了当时世界上最新潮的东西,包括最激进的思想和艺术,著名的“印象派”便诞生在这里,新艺术运动在这里产生和发展,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新艺术运动诞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和“印象派”差不多,它在设计史上的地位也和印象派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一样,都是新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开启了新时代。

赫克托·吉马德(Hector Guimard ,1867法国里昂– 1942美国纽约)

法国建筑师和设计师赫克托·吉马德被广泛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新艺术运动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吉马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和字样已成为经典的新艺术风格。

阿尔弗斯·穆哈(Alfons Mucha,1860-1939)
阿尔弗斯·穆哈是19世纪末巴黎最重要的装饰艺术家之一,他风格独特而充满原创性的海报及封面设计几乎成为法国新艺术的标志。默哈笔下的新艺术女子形象不仅奠定了这位艺术大师的风格,也成为20世纪的广告模板。

鲁伯特·卡拉宾(Rupert Carabin,1862-1932

在新艺术的家具设计中,新艺术的设计师用革新的方法使用传统的材料来表现自然,以此向刻板的传统观念挑战。他们觉得家具设计中僵硬的传统造型过于笨拙,无法体现木材潜在的灵性,便将家具艺术与雕刻艺术结合在一起,赋予木材新的生命力及新的表现形式。

鲁伯特·卡拉宾是法国著名的雕刻家,他以具有雕刻特征的家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引领人们以新的眼光重新认识雕刻艺术及家具设计,彻底打破了传统思路,为新艺术的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苏格兰“新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作为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反叛、对工业化生产的排斥,在英国也有所发展,但英国的新艺术运动不如它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大,而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市的查尔斯·马金托什与其合伙人组成的格拉斯哥设计集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这场运动中很有意思的一个插曲。

查尔斯·马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1868-1928)

苏格兰的建筑师、设计师和水彩画家。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的一位设计师,也是英联邦国家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实践者,马金托什对于欧洲设计有相当大的影响。

马金托什的设计具有鲜明的特点,他逐步放弃传统的新艺术运动自然主义装饰风格,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特别是纵横的直线为基本结构,利用简单的集合图形,走出自己非常独特的设计风格道路。新艺术运动主张曲线、有机形态、自然主义装饰,而马金托什则刚好相反,主张直线、简单的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他的探索恰恰使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现代主义设计成为可能。

奥地利“分离派”

1897年,维也纳一批前卫艺术家和建筑师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自称“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艺术团体。他们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分离派艺术家们关心的是如何在学院派传统的局限以外去探索艺术的可能性,他们希望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受历史影响的新风格,在形式方面与德国的青年风格接近,成为一股德文国家的新设计运动力量。

建筑师奥托·华格纳Otto Wagner (1841-1918)
提倡“功能第一、装饰第二”的设计原则,开始摒弃之前新艺术风格的与功能无关的自然主义曲线, 只采用少数曲线点缀达到装饰效果。他的建筑具有功能和装饰高度吻合的特点,与外型奇特,但功能性不是很好的高蒂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约瑟夫·马瑞亚·奥布里奇(Josef Maria Olbrich , 1867-1908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

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贝伦斯的功能主义倾向和采用简单几何形态的设计主张都使其有意识地摆脱古典主义和新艺术运动的束缚,朝着现代主义设计的方向发展。1907年,贝伦斯与其他十位成员,连同12家公司一起,创立了“德国工业联盟”

1907年,贝伦斯作为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的艺术 顾问,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工业产品设计师;

从1907年至1912年,贝伦斯有了一些学生和助手,其中便有日后成为包豪斯第一位领导者的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西班牙“新艺术”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将自然主义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是新艺术运动最为极端的发展。

安东尼·高蒂(Antoni Gaudí,1852-1926
高蒂以其独一无二的风格和高度个性化的设计闻名于世,他的建筑作品具有强烈的有机特征,其中充满传奇般的神秘色彩和图案,体现了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凡是看过他的作品的人,无论是从书籍还是实物,便再也不会忘记。

高蒂在设计史上的地位可以比拟同是西班牙人的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和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在现代艺术史上的地位。

小结

以手工对抗机器,以艺术对抗工业,新艺术运动大师们的主张和实践,在整个世界都在欢呼工业革命的成就的19、20世纪,注定是悲剧性的;但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来说,凭着热情和信念,艺术家们在短时间内创作了大量的新艺术作品,致使新艺术风格在世纪之交的欧美一时成为一种风靡的时尚,它的影响也不断在整个20世纪的装饰艺术上回响,它无疑又是成功的。

第四节 “装饰艺术”运动 (Art Deco

装饰艺术运动的起源与主要特征

装饰艺术运动是一次出现在1925至1939年间的国际性的设计运动,影响到众多设计门类,诸如建筑、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以及包括绘画、形象艺术、时装、电影等在内的视觉艺术。

在某种意义上,这次运动并不是代表一种统一的设计风格,而是20世纪初许多不同的风格和运动,包括新古典主义、构成主义、立体主义、现代主义、包豪斯、新艺术运动的一次综合。它在二十年代繁荣的欧洲达到顶峰,并于整个三十年代在美国继续蓬勃发展。

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对于现代化和工业化形式的断然否定态度。而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及美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回避是不可能的,不如去适应它。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总是给人一种机器般的冷冰冰的感觉,采用一些新的装饰可以使它们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让人容易接受,而成为一种新的探索途径。装饰艺术运动应运而生。

在1900年的国际展览会以后,许多法国艺术家成立了形式上的集合——装饰艺术家团体。创立者包括吉马德等人,这些艺术家从整体上深深地影响了装饰艺术的原则。这个团体的目的在于显示法国装饰艺术的领导性地位和国际性的影响。他们组织了1925年的现代工业艺术与装饰艺术的国际展览会。这是装饰艺术运动名称的由来。

主要特征
总的来说,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非常特殊,它既有历史的一面,又有发展的一面;在历史感中渗入现代因素,而在现代感中又有传统的根基,这种博采众长的兼容和发展使装饰艺术运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貌。

形式上广泛借鉴
一方面,装饰艺术的形式特征主要表现在装饰艺术的结构以数学几何形状为基础。它被广泛认为是来源于埃及艺术华贵的装饰特征、非洲原始部落的面具、木雕等原始艺术及古代印第安人的文化。

另一方面,一个同时进行的运动是流线型设计。流线型设计受出现于航空、发射学和其它要求高速度的领域的现代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影响。这种有吸引力的形式的产生是装饰运动科学地应用空气动力学的原则的结果,它将流线型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其它有作用的物体,象汽车。甚至被用来设计一些普通的静态物体,象收音机、削笔刀和冰箱等。

舞台艺术的影响

20世纪初期,舞蹈,特别是芭蕾舞开始出现了重大变革,作为芭蕾舞中心之一的俄国已经有了一些变革。俄国芭蕾舞团出国演出,把这种改革的影响带到西方国家。而另一方面,巴黎的开放风气又进一步加深芭蕾舞的变革,反映到音乐、舞蹈编导、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等各个方面,导致新的设计风格的出现。

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和富裕、喜庆、现代的风格特征
与前两次运动排斥机械色彩不同的是,装饰艺术特别重视强烈的原始和金属色彩,其中包括鲜红、鲜黄、鲜蓝、桔红和金属色系列,包括古铜、金、银等色彩。

随之而来的20、30年代又是欧洲、美国经济均非常繁荣的时期,装饰艺术风格带有一种富裕的、喜庆的特征,适合“现代”的语境。

各国装饰艺术运动及代表人物

1、法国装饰艺术运动

法国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1925年的法国装饰艺术展览会成为装饰艺术运动的开端,并影响到世界各国。

几乎所有的现代设计运动在法国都集中体现在豪华的、奢侈的产品设计上,这也正反映出法国设计的特色——非民主化的、资产阶级的、精英主义的。

2、美国装饰艺术运动

豪华、壮丽、幽默、轻松是美国当时的文化特征,代表的是美国通俗文化的力量。

装饰艺术运动在法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家具、陶瓷、玻璃器皿、书籍插图、首饰及商业海报、绘画上,在建筑上则比较少;而美国在一战后,国力鼎盛,建筑业发达。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比较集中在建筑设计和相关的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家居用品设计,以及依附于建筑的雕塑、壁画等方面,可以说是建筑引导的设计运动,讲究恢宏的气派,并夹杂了美国大众艺术、通俗文化的一些因素,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

美国赋予装饰艺术风格的最重要因素是其民主化的特征,这与法国比较集中于豪华、奢侈的消费用品的设计重点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具体的形式特征来看,无论是上演百老汇歌舞还是好莱坞的电影,剧院的设计都有明显的对古埃及、玛雅和阿兹台克文化及中国古典文化设计特征的爱好。

好莱坞风格(Hollywood Style)
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艺术运动中美国的一个延伸与发展,是美国人对于国际设计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贡献。这种风格原来是针对电影院的设计,之后,受到好莱坞电影布景和时尚的启示,好莱坞风格随处可见,从百老汇的豪华表演厅到室内装饰和摩天大楼,很快就成为一种典型的美国风格,随着好莱坞电影的不断风靡,传遍北美,甚至欧洲,影响到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和平面设计的风格。

3、英国装饰艺术运动

英国是最早进行设计探索的国家。早在1960年代前后产生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但遗憾的是,英国之后似乎完全退缩到复古主义之中,仍然沉溺于对17世纪传统风格的借鉴,对于世界各国进行的新设计的探索无动于衷。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在世界各地流行的工业化风格和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下,英国的设计才开始出现了变革。

三、小结

装饰艺术运动设法将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这种折衷立场以及以直线、几何形态为主的风格特征为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也使得装饰艺术风格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普及。

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重要资料,从材料的运用、装饰动机的广泛来源、产品的表面处理技术,到它对于东方和西方的结合、人情化和机械化的结合的尝试,它还与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五节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一、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国家工业技术发展迅速,但工业化发展并没有必然带来设计水平的提高。新产品如何设计、新出现的都市如何规划建造、新出现的公共媒介如何进行有效的视觉传达等等,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所进行的设计探索由于它们的中心始终还是想逃避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或是想回到中世纪的手工业,或是试图从其它原始或外来文化寻求出路,或是没有意识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仍然为少数的贵族阶层服务。因此,必须有新的设计方法出现,来解决新的问题,为现代社会服务。现代主义设计应运而生。

1、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定义

民主主义

精英主义

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2 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特征
1)以功能主义为中心
2)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六面建筑
玻璃幕墙
标准化原则
反装饰主义立场
中性色彩计划
3)重视整体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

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

从这些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成就体会现代主义设计。

1、勒·柯布西耶(Gris Le Corbusier,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1887-1965)
勒·科布西耶是瑞士出生的建筑师、设计师、作家和画家,他以对现代建筑的贡献闻名于世。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于30岁左右成为法国公民。

虽然勒·科布西耶的大量作品和观点都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因此也引起不少的争论,但他仍然是现代主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对于现代设计带来很重要的影响。
重要经历及设计思想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西北靠近法国边界的小镇,这个小镇曾经在18世纪被大火完全烧毁,以后重新规划了单纯得近乎单调的、几何式的、棋盘式的布局,对他有相当的影响,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

曾在德国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工作,在那里遇到格罗皮乌斯和米斯;

后又到希腊和土耳其周游,参观探访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

1917年,发表《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宣称设计和写作一样,应该建立在科学和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规中。由此看出柯布西耶的理性主义立场;

1926年 “新建筑五点”

底层架空
屋顶花园
自由平面
横向的长窗
自由立面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967-1959)

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在他超过70年的建筑师生涯(从1887年到1959年)中,不仅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个人风格的高质量作品,还影响了整个美国建筑的进程。直到今天,他可能还是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

重要经历及设计思想
曾在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学习土木建筑,但不感兴趣;

后在芝加哥当建筑绘图员,不久进入沙里文的建筑事务所,受沙里文现代主义和功能主义思想影响很大。
将其喜欢的日本建筑风格与沙里文的功能主义建筑结合;
将沙里文的“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发展为“形式与功能是一回事”(form and function are one)

1892年离开沙里文事务所,开始自己长达72年的独立设计生涯。

赖特对他的有机建筑观念提出六个原则
1、 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2、 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3、 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
4、 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
5、 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6、 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赖特的设计采用了大量的基本几何图形,比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在总体上采用网格的方阵方式,加上各种抽象的细部处理,总是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他设计上的一个很强烈的特点是努力在自己的设计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找寻一种和谐的因素,设法使设计达到与自然的融合关系,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取得和谐。

日本风格的借鉴、几何图形的使用、建筑与环境融合

、阿尔瓦·阿图Hugo Alvar Henrik Aalto (1898—1976)

阿图是芬兰建筑师和设计师,因为他的杰出设计才能和对于现代设计的深厚影响,在斯堪地纳维亚国家有时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建筑、家具、纺织品设计。

这位芬兰的设计大师在象一般现代主义设计师强调功能性、民主化的同时,还探索一条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满足重视人的心理需求的设计方向,提出了有机功能主义的原则,把现代主义的单调面貌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正,奠定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独特的现代主义形式,对世界设计影响很大。

小结

从许多方面来看,阿图的设计具有轻松感、流畅感、剧烈、耐性,与通常具有冷漠、非人情化、高度理性特征的其他现代主义先驱的设计成为鲜明的对照。阿图不是仅仅简单地创造一个非人格化的、非人情化的人造环境,而是一生都在寻求建筑与设计中适应现代世界的协调特征,寻求一种人情化的趋向。为了使他的设计具有人情味道,阿图最热衷于使用木料,并通常采用复杂的木结构,因为他认为木料本身具有与人相似的地方——自然性的、温情的。

阿图最重要的作用也在于他对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风格的影响:

一方面他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吸收了现代设计的新材料,如钢管、水泥、平板玻璃等,及现代的建筑手法,如部件的拼合组装、玻璃幕墙结构等为自己的设计所用;

另一方面他保留了地区性、民族性的特点,广泛采用自然材料,尤其是木材料,讲究材料达的人情味,并采用有机外型,认为设计的个体与整体是互相联系的,椅子与墙面、墙面与建筑结构、建筑与环境,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改变了德国现代主义的单调的、非人情化的风格,建立了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新有机功能主义风格,我们现在津津乐道的所谓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与阿图的贡献直接相关的。

中国现代建筑空间的特点

当我们讨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这一论题时,相信许多人心怀疑虑:"中国是否有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借用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情况,至少,第一以"建筑大师的杰作"作为衡量尺码,第二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轰轰烈烈发展的历史作为参照。假如我们打破这种习以为常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史观的思维定势,不是以西方体系作为参照,转而将目光放在中国建筑发展自身,我们蓦然发现,无论在近代还是在当代,中国均有自己的优秀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中国也有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明晰的轨迹。

一次大战之后,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为标志,并以勒�6�1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建筑活动为另一标志,在德国、法国、荷兰乃至俄国,先锋派们的建筑设计实验导致各种现代建筑成果层出不穷,1925年前后,现代建筑运动已达到蓬勃发展的势头,并经此席卷整个欧洲,同时逐渐影响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

一、现代风格的诞生

作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工业都市以及对外通商的窗口城市,20年代末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现代风格的建筑最早正是在这里诞生。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在上海外滩南京路口落成,由具有雄厚的设计实力,二三十年代称雄上海的最大设计机构公和洋行(Palmer&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即今香港"巴马丹拿事务所")设计,大厦10(局部13层),塔顶高77m,平面为A字型。钢框架结构,顶部设有19m高的金字塔形铜屋顶。从其形式来说,尽管与我们今天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世纪初年的世界最高摩天楼--美国芝加哥蒙特格美力公司大楼(Headquarters of Montogomery Ward,1900年建)形象何其相似,但20年代末在复古主义及折衷主义盛行的上海建成无疑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它体型轮廓线类似蒙特格美力向上逐渐收缩,腰部及檐口部位仍然有几何图案装饰,整体姿态尚未走出复古式样,但与周围沉重的西洋古典建筑相比,无论体型、构图,还是装饰细部已有大幅度简化,给人清新挺拔的现代感。沙逊大厦的建成标志着现代思潮的开端,它拉开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现代建筑设计的帷幕。

公和洋行继沙逊大厦之后,1933年建成河滨公寓,8~10层,平面结合地形成"S"形布局,立而简洁,1933年及1934年先后建成汉弥登大厦及都城饭店,两幢建筑布局、层数、形式几乎一样,塔楼17层,外部处理仅在基座的上沿、顶层压顶和中央塔楼等部位设局部装饰;1934年建成峻岭公寓,平面呈条形五折环状对称布局,中部19层,立面以垂直线条处理。这些摩天楼共同的特征表现为突出建筑的体量,只有极少的几何图样装饰,与沙逊大厦相比,明显已更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特征。作为上海最有影响的设计事务所,公和洋行设计风格的转变,说明30年代初上海建筑界已以现代风格领导设计潮流,公和洋行设计的现代建筑的大显建成,对上海乃至全国建筑界具有重要影响。

二、外国建筑师对现代风格的追求

1933年,被誉为中国近代新风格先锋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落成,该建筑立面处理成横竖线条交叉构图形式,采取乳黄色曲面外墙,使用大片玻璃窗及方形玻璃灯柱,室内顶棚及墙面线脚自然流畅,一反复古样式的繁琐常态,立刻受到众人瞩目,与沙逊大厦的过渡性特征不同,它已成近代典型的摩登建筑。邬达克的另一个现代作品国际饭店于次年落成,大楼24层,其中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83.8m,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它是当时全国也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该建筑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用地局促,平面布置成工字型,立面采取竖线条划分,前部15层以上逐层四面收进成阶梯状,造型高耸挺拔,是20年代美国摩天楼的翻版。1935~1937年间设计建成的吴同文住宅更表现出邬达克对现代建筑风俗的追求,这是一座四层钢筋混凝上结构的小住宅,造型采用了局部回弧形体量,带形玻璃窗,流线型室外大楼梯及水平阳台,室内设有带玻璃天顶的日光室、安装弹簧地板的小餐厅,并设有空调、电梯等先进设备,该小住宅从形式到结构及设施,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现代性。

赉安公司(由法国建筑师A.Leonard及p.Veysseyre组成)在上海摩登建筑的设计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1933年建成的雷米(Eco1e Remi)小学教学楼,完全是一付"国际式"建筑的外貌,建筑3层,设局部四层作学生活动空廊,平面一字型,教室采光良好,钢筋混凝上结构,建筑立面作横线条处理,除立面入口旁设有两个圆形的舷窗外,没有多余的装饰;此外,1935年建成的万国储蓄会公寓及道斐南公寓,1936年建成的法租界麦兰捕房,均是10层或1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立面中部作惯通上下的坚线条处理;两侧作横线条划分,显示出娴熟的现代建筑设计技巧。

1933年哈沙德洋行设计的永安公司新大楼建成,平面呈三角形状,北部22层,南部8层,钢框架结构;1934年,英商业广公司设计的上海百老汇大厦建成,平面呈"�0�0形状,22层,铝钢框架结构;德和洋行设计的仁济医院1932年建成,嘉陵大楼1936年建成;法商营造公司设计的上海回力球场1934年建成,毕卡地公寓1935年建成,外滩法邮大楼1936年建成,这些具有朴素明快现代风格的建筑连续不断的出现,使上海换上了现代城市的时装。

三、中国建筑师的现代建筑作品

30年代的中国建筑界正是中国建筑师的"自立"时期,在这与世界相通的现代建筑设计潮流中,中国建筑师在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同时,表现出对现代建筑的热情,此时期从业的主要设计事务所或建筑师几乎都有现代式样的建筑作品。庄俊设计的上海大陆商场1933年建成开张,楼高10层,外部立面只有局部简洁的纹饰,两年后设计建成的上海孙克基产妇医院局部五层,立面中部设竖向体量,两侧带状线条划分,造型式样已接近"国际式"建筑;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从1932~1947年问的设计作品中有20多项具有明显的现代风格特征,其中包括1938年建成的大上海大戏院及恒利银行、1947年建成的上海浙江第一商业银行等;基泰工程司设计的上海大新公司1936年建成开业,中央大厅设有当时国内首创的自动挟梯,10层钢筋混凝上结构,立面只在屋顶栏杆、花架下的挂落处有局部中国武装饰;范文照是现代建筑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其事务所设计的协发公寓(1933年)、巢雅公寓及上海美琪大戏院(1941年)均显示出现代格调;奚福泉1934年设计建成的上海虹桥疗养院建筑形式完全符合内部功能要求,没有任何与结构无关的装饰,重视功能实用,注意卫生及环境,造型美观大方,已深得现代主义建筑的本质特征。此外,李景沛设计的上海广东银行大楼(1934年)、上海武定路严公馆,董大酉设计的自宅(1935年),陆谦受、吴景奇设计的上海中国银行虹口分行(1936年)等作品都对现代风格进行了探求。1934年设计、1936年建成的上海中国银行大厦是上海外滩唯一一幢中国人为主设计的摩天楼,主楼17层,高约69m,设计人陆谦受完全按功能要求合理组织平面,表现出理性主义的设计思想,立面设计在表现现代建筑特征的同时,局部采用了中国传统装饰,东主楼采用变形的四角攒尖屋顶,檐下装饰有斗拱,檐口及立面接层处,设有荷叶图饰,这种现代与传统共处一体的表征,表现了中国建筑师在自立时期矛盾的文化心理。

四、现代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分布状态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现代建筑的中心城市和前沿阵地,现代风格的建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质量也最高,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此时期的上海已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都市,建筑业达到极度繁荣的程度,并因此而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无限的机会,这一时运吸引了一批外国建筑师、留过洋的中国建筑师以及在海外学习建筑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归国来到上海从事建筑设计,正是这些了解世界的建筑师把发源于欧洲而影响世界的现代建筑思想带到当时远东最繁荣的上海,导致了颇具规模的上海现代建筑设计和建造。就在上海掀起现代建筑浪潮的同时,国内某些城市也出现了向现代风格过渡的简化设计趋势并产生现代建筑作品。

在南京,华盖建筑师事务所童寓1932~1933年间设计首都饭店,建筑平面根据功能要求结合地形成L形布置,建筑造型朴素大方,已完全没有多余的装饰细部,立面真实反映内部使用功能,具有鲜明的功能主义理性思想;过养默设计的首都最高法院虽然立面中部设有塔状入口,并有竖线条装饰,某种程度上还带有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特征,但建筑体型已明显简洁,装饰已明显减少,表现出向纯净的现代建筑过渡的设计特征;此外,杨廷宝1935年设计建成的大华大戏院,李锦沛设计的新都大戏院(1936年),基泰工程司梁衍设计的国际联欢社(1936年),华盖童寓1937年设计建成的地质矿产陈列馆等建筑均表现出造型简洁新颖、造价经济实经济实惠、形式与功能结合、运用新材料新结构等现代建筑特性,"这种设计倾向在商业与公共建筑中很快得到发展,并逐步形成一种潮流"。

在天津,"进入30年代,新建筑运动影响所及,已改变了天津近代建筑的面貌,……向现代主义建筑过波成为这一时期天津近代建筑的主流。渤海大楼(1935)及利华大搂(1936)由法国建筑师穆勒(Mu1er)设计,法国俱乐部(1931)及新华信托储蓄银行(1934)由华信工程司沈理源设计,中国大戏院(1935)由英国建筑师B.C.扬及瑞士建筑师陆普(Loup)设计,意租界回力球场(1935)由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Bonetti)及瑞士建筑师凯斯勒(Kess1er)设计,此外,天津仁立毛纺厂(1932~1935),香港大楼(1933)等建筑是这一时期天津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在武汉,自学成才的建筑师卢镛标起初在汉口景明洋行学习建筑设计两年,30年代开业从事建筑设计,他的一系列作品如1934年设计1936年建成的四明银行,1934年设计1935年建成的中国实业银行,1936年建成的中央信托公司办公楼,这些作品表现出当时最新式的现代建筑意味,"注意内部功能,率先接受欧洲新建筑运动的思想,采用西方先进的结构技术,在当时汉口曾引起轰动。"此外,由景明洋行1929年设计的安利英洋行大楼,景明洋行1935年设计1936年建成的大孚银行大楼等都成为早期汉口现代建筑的代表。

在青岛,30年代由于远离战火,政局相对安定,外国资本大量涌入,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得到了发展,城市建设形成繁荣的局面,建筑设计在西洋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思想并存的情形下,"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波及青岛,出现一些现代主义建筑的模仿和探索",一些建筑"虽然檐部和主入口仍做些几何图形的装饰,但设计思想已在转变。开始注重实用与经济,讲究外型体块和窗洞排列的比例关系,从繁琐的细部装饰和柱式中解脱出来,已在步入现代建筑行列的进程中",如罗邦杰设计,建于1934年的大陆银行;陆谦受、吴景奇设计,建于1934年的中国银行;苏复轩设计,建于1934年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这类建筑设计多出自留洋归来的上海建筑师之子"。此外,还有世少数值得注意的建筑,如东海饭店,由上海新瑞和洋行(英)设计,建于1936年,6层钢筋混凝上结构,建筑造型筒净,是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重要代表作品。

在昆明,"现代建筑是由部分本地人和更多来自上海等地的外地人引进来的",抗战前后,沿海和内地建筑师、工程师、高级技师纷纷迁入昆明,上海及沿海地区的建筑经验随之西移应用在昆明,现代建筑形式也在昆明大量出现,1939年建成的南屏电影院,1943年建成的安宁温泉宾谊及浴室,以及谊安大厦等建筑是典型的现代建筑的代表,此外大量住宅建筑的设计也体现出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在这些城市,现代建筑明显改变了城市面貌,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形成了风潮,除此之外,尚存在着建有零星的现代建筑的城市,如古都北京建有梁恩成设计的北京大学地质馆(1934年设计1935年建成),以及北京大学女生宿舍(1931~1932年设计,1935年建成);广州有杨锡宗1935年设计建成的中山大学教员宿舍,郑枝之1936年设计建成的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系馆,陈荣枝1936年设计建成的爱群大厦;在烟台有1935年建成的金城电影院,有1938年建成的现名烟台工人疗养院建筑。

应该说,现代建筑仅在中国近代有限的城市中掀起了一阵波澜,而现代建筑的覆盖面是呈"中心城市上海——受影响较大的城市天津、南京等--只有零星现代建筑的城市北京、广州等",这样一个递减的状态存在。

五、日本建筑师在东北的现代建筑活动

从20年代中到30年代中,几乎与以上海为中心的其他受现代建筑思潮影响的城市同时期,东北的大城市中也出现了当时流行于日本,被称作"日本近代式"的现代建筑,如沈阳原满铁社员俱乐部(1924年设计,1925年建成),沈阳原奉天自动电后交换局(1927年设计,1928年建成),大连原南满洲电气株式会社乘合自动车待合所(1930年建成),长春原伪国务院总务厅弘报处(1932年建成),哈尔滨会馆(1936年建成),哈尔滨原弘拟会馆(1938年建成)等,这些建筑与当时盛行的折衷主义风格相比,已具备明显的现代风格,但它们又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早期现代建筑的某些特征,比如原满铁建筑课设计的满铁社员俱乐部虽然平面功能组织及立面造型已表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思想,但限于当时当地技术及种种条件,它却采用了砖结构;原关东厅内务局土木课设计的奉天自动电话交换局,三层钢筋混凝上结构,立面造型已相当净化,但建筑审美标准并没有根本改变,立面构图仍可见三段式划分,并采取了较密的竖线条处理;吉田友雄设计的哈尔滨会馆在檐部及入口部位仍可见一些浅浮雕装饰。

30年代中期以后,建起了为数不多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大连火车站1924年由"满铁"组织方案设计竞赛,太田宗太郎与小林良治的方案中选作为实施方案,1935年开工,1937年建成;三井洋行大楼由1924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当时在东京开设事务所的松田军平设计,外观没有任何装饰,显得朴素简洁;沈阳原日日新闻奉天支社(1937年设计,1938年建成)由"满铁"本社建筑课的横井谦介设计,横井190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建筑学科,20世纪前半叶在中国东北地区是颇有代表性的日本渡海建筑师。

此外,以1931年9月18日为时间界限,当日本人把整个满洲当作日本扩大了的领上进行大规模殖民建设时,他们在东北各地制订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方案。伪满洲国把长春规划为政治、行政和居住中心,而把沈帕定为工业中心。1932年编制的长春《大新京都市计划》,以当时日本国内建筑界权威人士佐野利器为规划立案顾问,控制区域200km2,实施面积79km2人口50万,都市规划以19世纪巴黎改造规划为模式,并以埃本那泽�6�1霍华德(E. Howard)的花园城市理论为指导思想;1932年编制沈阳《大奉天都邑计划》,此规划按现代主义功能分区的城市现划思想进行设计,城市用地分为居住、商业、工业及绿地四大类,强调交通、工作、居住与游憩的城市功能,除了对各区域内建筑密度有限制外,还对建筑高度作出30m的限高规定。这两个城市的规划实践,说明30年代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已被日本人接受并影响到中国的城市建设。

尤其是《大奉天部邑计划》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上具有先驱性,同时对于规划实践远远落后于建筑活动的日本本国的建筑历史也有特殊意义。

六、现代建筑的风格倾向

当用"现代建筑"一词时,实际上我们建立起一种建筑形式风格的概念,"现代建筑"有别于当时盛行的具有复古主义思想的折衷主义建筑,包括原国民政府竭力推崇的"中国固有式"建筑以及集仿西方历史上各种形式的西洋建筑,它以形式自由、造型简洁、注重功能、经济合理,没有装饰或少量装饰的特点而成为时代的新风格。现代建筑是在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特定社会背景及地区环境中产生的新型建筑,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及建筑师与业主对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理解程度及角反的差异,导致中国此时期的现代建筑从形式及设计思想上来看具有不同的类型。

现代主义建筑是这一新风格建筑中最具思想深度及时代先进性的令人注目的建筑族类,尽管在数量上寥寥无几,但正是这为数不多的作品使得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现代建筑价值观念的取向更加明确。上海雷米小学(1933年)、上海虹桥疗养院(1934年)、上海孙克基产妇医院(1935年)、北京大学女生宿舍(1935年),是比较早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这四例作品规模虽小,但在设计思想上表现出"体量组合及立面造型追随内部功能"的基本原则,建筑结构选型上,前三者均采用具有建筑技术先进性的钢筋混凝上结构,北大女生宿舍采用砖混结构表现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局限性,这些作品经济、适用、卫生、简洁、不求奢华的清新格调传达了一种即将到来的新建筑时代精神;之后建成的南京首都饭店,青岛汇泉角东海饭店(1936年),大连火车站(1937年),沈阳原日日新闻奉天支社(1938年),昆明南屏电影院(1939年)等作品则是较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南京首都饭店自由轻松的平面布局是顺随地形、最大程度满足内部使用功能要求的结果,说明建筑师已确立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大连火车站极为简洁的建筑体型、高度净化的立面竖窗处理、建筑主体与坡道广场的关系处理,处处为旅客着想的功能安排可以看出建筑师在功能主义原则之下,带有极端性地表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观的动机,整体效果给人以强烈的现代震撼;原日日新闻泰天支社的建筑设计注重体型变化组合,立面元素没有装饰,由于建筑位于道路交叉口,转角处的塔楼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不少色彩,从建筑的构图形式来看,不免让人看到荷兰的现代主义大师,W.M.杜多克设计的希尔弗瑟母市政厅的影子。

从复古风格到现代主义,建筑形式风格的变化并不是突变和跳跃式的,现代建筑的大多数作品风格处于这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从时序上来说,就在现代主义作品出现之前以及出现的同时,这种"中间状态"的现代建筑一直是构成现代风格的主体成分,这说明在近代,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仍处于萌芽及先锋作品时期,而中间状态的现代建筑却经过了充分盘整和发展成为中国早期现代作品的主体。当现代新风吹来的时候,"西洋复古建筑"及"中国固有建筑"两种设计思想首先与现代思潮相结合而形成两种现代风格,前者表现为体量组合及立面构图仍追求历史样式的均衡、对称、稳重,建筑局部保留西洋图案装饰,但整体风格简洁具有现代感,作品实例如沈阳原奉天自动电话交换局(1928年)、清华大学化学馆(1931年)、青岛原大陆银行青岛分行(1934年),武汉四明银行(1936年),哈尔滨会馆(1936年)等,这些建筑具有古典的骨架、西洋的装饰及现代的风格,是西洋复古风格向现代主义风格脱胎换骨过程的中间形象。后者则表现为对你的体量,庄重的立面构图,中国式的局部装饰,简洁的现代风格,作品如北京交通银行(1931)、吉林大学东西教学修(1931年)、南京原首都中央运动场(1933年)、南京中央医院(1933年)、南京原国民政府外交部(1933年)、上海中国银行(1936)等,这类作品当时被称作"简朴实用式略带中国色彩",它是"中国固有式"建筑思想的新形式,为以"宫殿形式"表现中国固有特色的创作途径摆脱了困境,这类建筑大多由中国建筑师设计,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建筑师具有西洋古典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及现代建筑文化三重建筑文化观念的特点,它是这三种建筑文化观的矛盾统一体。

艺术装饰风格是另一种"中间状态"的现代建筑类型。艺术装饰风格起源于1925年法国巴黎的"艺术装饰与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20年代末流传到美国形成一种流行的建筑风格,同期也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现代建筑的一种主流风格。这一风格的建筑继承了意大利未来主义和立体义的某些特征,追求挺直的几何造型及光滑的流线形式,注重对称的构图、重复的序列、几何图案装饰效果,建筑中常用阶梯形的体量组合、横竖线条的构成立面、圆形的舷窗、圆弧形转角、浮雕装饰等手法,同时又具有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时代特征。上述上海的多数现代建筑如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万国储蓄会公寓、汉弥尔登大厦、百老汇大厦、大陆商场、大新公司等作品均属这类艺术装饰风格。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